陈皮(橘皮):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
唯独陈皮,时间留下更多痕迹。
经过干燥、炮制及陈放,静待时光的揉合。
岁月沉淀其精华,赋予其香味,淬炼其药性。
日往月来,春去秋来,陈皮变成风味怡人的香料,养生治病的中药。
陈皮 vs 广陈皮 vs 新会陈皮
陈皮不是橙皮。
根据药典的的定义,陈皮是——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。
简单而言,陈皮就是橘皮。
古代药典所谓的“橘”,其实就是柑与桔,而陈皮为柑皮所制。
换言之,陈皮的原料是柑皮,而非橙皮,所以别再搞混淆。
其次,陈皮又被分为“普通陈皮”与“广陈皮”。
“普通陈皮”主产于中国四川、重庆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西等地,其产量高,然而质量参差,气味各异。
“广陈皮”来源于橘的变种——茶枝柑(Citrus reticulata‘Chachi’)及行柑/四会柑(Citrus reticulata‘Hanggan’)的干燥成熟果皮,其主要产区为中国广东新会、江门等地,由于不同于其它产地,故特此命名。
再来,“广陈皮”又可再被细分“新会陈皮”与“普通广陈皮”,新会陈皮是广陈皮中的上佳品。
简单而言,“陈皮”以“广陈皮”为上品,“广陈皮”又以“新会陈皮”为上品,三者关系逐渐递进。
新会陈皮是个宝,人人喝了身体好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陈皮今天下以广中来者为胜”,广中就是如今的新会,可见新会陈皮自古享誉盛名,而且成为皇室贡品。
新会是中国陈皮之乡,拥有得天独厚地理优势:气候适宜,阳光充足,雨量充沛,两江汇聚,咸淡交界,为新会柑提供优良生长环境。据说,新会陈皮逾有24种挥发油成分,其黄酮类成分种类,也远高于其他产地陈皮。
天下“陈皮”何其多,唯独“新会陈皮”独具一格,成为专有名词:其原料必须来自新会茶枝柑,要求“新会种(zhǒng)”与“新会种(zhòng)” ,亦即新会的种子(茶枝柑)种植于新会地区,产出的陈皮才算“新会陈皮”,条件缺一不可。
陈久者良
姜是老的辣,酒是陈的香,陈皮顾名思义,以陈久者为佳,故称“陈皮”。
从民间谚语中,就可看出岁月对陈皮的价值,例如“百年陈皮,千年人参”,“一两陈皮一两金,百年陈皮胜黄金”,“三年的炒菜,五年的煲汤,十年的泡茶”!
“陈”为“陈化、转化”之意。陈皮的气味与药性,都是经过岁月陈化而来,因此陈皮的核心价值在于“陈”——陈久者良,越存越香,功效越好,而各药典也如此形容:
~《本草纲目》:它药贵新,唯此贵陈。
~《本经逢源》:橘皮苦、辛、温、无毒。产粤东新会,陈久者良。
~《本草从新》:橘皮,广产为胜,皮厚不脆,有猪棕纹,陈久者良,故又名陈皮。
鲜陈皮含有挥发油,刺激肠胃,不具备药用功效,而且残留农药影响人体健康,一般存放至隔年后,其挥发油含量大为减少,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则相对增加,这时陈皮的药用价值,才能“大显身手”。
原则上,陈皮以陈久者为佳,时间越久其香味越甘香醇陈,苦涩辣味逐渐消失,燥烈之性随之减弱,使用价值也更高。
有趣的是,3年陈皮气味偏果香味,甚至拥有一种淡柠檬味道,10年陈皮为陈香,30年陈皮则散发药香。
此外,鲜橘皮需要经过风干、密封储存、加湿软化、再次风干、晒干等多个步骤,才能制成陈皮,并且存放1年以上才可使用,陈化3年以上才能被称为陈皮。
根据《本草备要》记载,唯有3年以上的橘皮,才能被称为“陈皮”,而存期不足3年的橘皮,只能被称为“果皮”或“柑皮”。
新会陈皮百年商号“若水堂”对陈皮的定义,更为苛刻——只有特定地域、特定品种、经过特定环境的自然陈化,产生特定的性味功效,并且具备“陈久者良”的活性,才能被称为“陈皮”。
换言之,陈皮制作有其条件,因此人们不可使用鲜橘皮取代陈皮,自己晒干的橘皮,或者自家DIY的橘皮,也并非陈皮,而未经处理的鲜橘皮,更不建议泡水饮用。
既然陈皮“陈久者良”,人们有否必要耗资巨额,购买年份久远的陈皮呢?一些中医师及专家认为,无此必要:
~目前没有研究或临床经验能证明,年份久远的陈皮较具疗效。
~中药也有保质期,逾期则会降低药效,导致用量的不确定性,唯有在保质期内服用,才能确保其药效。
~中药配搭讲究“君臣佐使”,陈皮并非君药(主药),一般充当配角,并且用量也不多,没必要追求年份价值。
~虽然陈皮存放逾3年才有药效,其药效最佳时期为存放3至10年,但也并非越久越好,百年陈皮只能成为收藏品,而并没有所谓的药效。
~陈放时间久后,保存方式与条件都会影响陈皮品质。若保存不当发霉变质,服用陈皮未得其利,反受其害,而且其营养价值与香气风味,也会大打折扣。
陈皮功效
一味陈皮百样用,陈皮用法多端,配搭百样,既能单独服用,又可配搭其它中药,因此民间形容陈皮:入方和百药,入膳调百味,入茶增百香,入库藏百年。
此外,各家药典如此描述陈皮的多样功效:
~《日用本草》:能散能泻,能温能补……
~《本草经疏》:辛能散,苦能泻,温能通行,则逆气下……
~《本草纲目》:苦能泻能燥,辛能散,温能和……同补药则补,同泻药则泻,同升药则升,同降药则降。
~《本草汇言》:味辛善散,故能开气;胃苦开泄,故能行痰;其气温平,善于通达,故能止呕、止咳,健脾和胃者也……
简单而言,陈皮能宣能燥,有补有泻,可升可降。它能独立自主,也能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,无论配搭什么中药,它就扮演什么角色,并且成人之美,协助配搭之药提升药效。
陈皮主要功效为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,4种功效表面看似不同,实际却是环环相扣,脉脉相通。
·理气
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,它行遍全身,无所不在,时刻推动人体各种生理活动。
气的运行为“气机”,其基本形式为:升,降,出,入。
~升:气向上的运动。
~降:气向下的运动。
~出:气向外的运动。
~入:气向内的运动。
升降出入保持动态平衡,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,平衡各种生理功能。
若气的运行畅通无阻,升降出入和谐平衡,人体就会“气机调畅”。
若气的运行失常紊乱,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,则会导致“气机失调”:气滞、气逆、气陷、气闭或气脱。
所谓“气滞”,就是气运行不畅,或在局部阻滞不通。气最容易堵在胸部、腹部与胁肋部:
~气无法上“升”,则会郁在下面。
这是肝郁引起的胁肋胀满。肝主疏泄,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,通而不滞,若肝出现问题,无法推动气,则会郁在肝周围,也就是人体两侧胁肋。
~气无法下“降”,则会憋在上面。
这是胸部出现气滞。肺主呼吸,若气憋在肺里,无法下降,则会出现喘嗽、胸闷等症状。
~气无法散“出”,则会堵在中间。
这是腹部脾胃出现气滞,其症状为肚胀、打嗝、恶心呕吐、消化不良等。
气为血之帅,气能推动血液运行,若气滞严重,甚至还会引起血瘀。
简单而言,气滞于人体不同脏腑,则会出现不同症状:
~气滞于肝:肝气横逆,胁痛易怒。
~气滞于脾:胀满疼痛,进食减少。
~气滞于肺:肺气不清,痰多喘咳。
~气滞于经络:运行路线相关部位疼痛,或出现运行障碍。
换言之,“气滞”就是气的“升降出”受阻,而每一种状况,都有对应的中药。顺带一提,若气无法聚“入”,气散到人体外部,则是气虚,而非气滞。
若气无法上升,而造成肝郁,对治中药为柴胡,以升发肝气;若气无法下降,而憋在胸部,可用杏仁降气,止咳平喘;若气滞腹部脾胃,陈皮的理气功效,就可大显身手。
所谓的“理气”,就是促进气循环,保持气机顺畅运行,而陈皮能够理气健脾,行气消滞,并能用于脾胃气滞。
陈皮药性温和,擅于理气,许多人久坐不爱运动,很易造成气机郁堵,导致腹胀、打嗝、消化不良等,而陈皮有助打开郁堵气机,气机通畅百病消,如此做人则能“理直气壮”!
我们吃进体内的食物,都是从上至下,因此中医有言“胃气主降”,“胃气以降为顺”。“胃气”意为消化功能,而“顺”就是正常的方向。
胃气主降,胃将收纳而来的食物,经过初步消化后,将食物残渣下输至小肠、大肠与肛门,最后排出体外。换言之,“胃气下降”就是人体整个消化过程。
若胃气不降就是“逆”,亦即胃气上逆,这是不正常的方向,并会导致腹胀、腹痛、打嗝(呃逆)、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等,而陈皮味苦,入脾经与胃经,可以下降胃气,恢复肠胃正常功能。
·健脾
脾胃就像一对夫妻,互为阴阳表里,脾为脏属阴,胃为腑属阳。
胃主受纳,脾主运化,胃主降浊,脾主升清,纳运相成,升降相因。
胃主受纳:胃负责接受、容纳与初步消化食物;脾主运化:“运”是转运输送,“化”是消化吸收,脾进一步消化胃内的食物,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,化生为气血,运送至全身,为人体生命提供动力,因此我们常言的“消化”,其实就是“先消后化”。
胃气主降,以降为和,脾气主升,以升为顺。脾向上输送营养物质,并通过心与肺的协助,将营养灌输至全身,维持内脏正常运作。
民以食为天,若将胃比喻为“粮仓”,脾就是“食物加工厂”与“运输公司”,脾胃升降有序,纳运相宜,食物才能正常消化、吸收与排泄。
换言之,脾胃夫唱妇随,一纳一运,一升一降,相辅相成,共同完成消化、吸收与输布精微,滋养四肢百骸,因此中医有言,脾宜升则健,胃宜降则和。
若脾气不升反降,则会导致脾胃气滞、脘腹胀满、食少吐泻、头昏目眩等症状,而陈皮的“健脾”功效,意即升起脾气。
由于脾胃升降相因,只要脾气上升,胃气自然下降,如此一升一降,才是符合脾胃气机运行规律,这也是陈皮的“理气”功效。
中医有言,脾为生痰之源。脾主运化水湿,若脾虚健运失职,则水湿停滞,蕴而成痰,造成湿邪困脾,而脾又是恶湿喜燥,陈皮芳香能走窜,性温能通行,能够化解脾胃湿气,令其功能恢复正常。
此外,许多保健者爱调理身体,而健脾就是调理身体首要方式,脾虚者吃任何食物,身体都难以吸收营养,或者化成湿气淤堵体内,又或拉肚子直接排出体外。
陈皮是健脾知名度最高的食材之一,若与养护脾胃的五谷杂粮相比,例如小米、山药、红薯等食材,陈皮的健脾功效,更适合体内拥有湿气、容易气滞的人士。
因此,脾虚者最好家中常备陈皮,除了平时泡水喝饮用,也可加入煲汤或甜品,健脾祛湿。
若体内湿气比较严重,除了使用陈皮,也可搭配祛湿利水食材,例如红豆、薏米、冬瓜、玉米须等,这些食材一般属寒性,而陈皮性温,可中和其寒性。
另外,健脾也是恢复身体能量方式之一。人体所需能量,源于脾胃化生的气血,若脾胃健运,能够滋养大脑与身体,人就会神清气爽、精力旺盛、思考敏捷,反之若脾胃运化失常,大脑脏腑无法获得足够能量,则会导致健忘、心慌、精神不振、反应迟钝等问题。
·燥湿
人体需要某种湿度,例如眼睛、鼻腔、皮肤、关节、肠道、血管等,都需要一定的水分,才能保持正常功能。
不过,若体内“湿度”过度,人体就会不舒服,并会引发多种病症,中医称此情况称为“湿邪”或“湿气重”。
诸般湿肿,皆属于脾。脾运化功能出现问题,就会导致身体出现湿邪,加上现代人享受冷气,喜食冷饮,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,以致身体湿气重,因而出现身体沉重、疲倦、消瘦等症状。
实际上,人体湿气源于内生(内湿)与外感(外湿),内湿即以上所言,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,而外湿多由气候潮湿、涉水淋雨、居住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而致。
纵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,体内既有湿气,又经常待在冷气空间,内湿外湿里应外合,夹攻身体,引发许多毛病。
外湿或可改变生活环境,然而若体内出现湿气,就必须祛除湿气,而中医的祛湿可分为利湿、化湿、渗湿或燥湿。
~利湿:使用利湿药物,从小便排出湿邪。
~渗湿:使用味淡药物,渗透体内水湿。
~燥湿:使用苦味药祛除湿邪,苦味主降,适用于湿邪上泛。
~化湿:使用芳香药物祛除湿邪,芳香入脾,适用于上焦及脾胃湿邪。
若将“湿气”比喻为水,现在路上有个小洞,下雨后路洞积水,形成水坑,如何才能祛除洞内积水呢?
~利湿:挖个水沟,引出排放积水。
~化湿:大风吹干积水。
~渗湿:在路洞铺上干土,积水自会消失。
~燥湿:太阳晒干积水。
根据中医的定义,“燥湿”是使用苦燥药物组方,祛除湿邪,一般用于脾胃及肠道湿盛之症,燥湿法可配合芳香化湿、健脾化湿等疗法。
五味属苦的药物,拥有降泄的特性,通过其降泄的力量,可推动驱除湿邪,故称之为“燥湿”。
不过,中医所言的“燥”有两种意义,一是干燥,二是敛降有余为燥,因此有者认为,若将“燥湿”称为“降湿”,更为形象贴切。
陈皮芳香,芳香可化湿,而陈皮又味苦,味苦可燥湿,因此饮用陈皮茶,有助祛除体内湿气,若再添加茯苓(利水渗湿,健脾和胃),效果更佳。
脾负责运化水湿水汽,脾虚则导致湿气重,因此祛湿与健脾最好同步进行,以免湿气反复出现。陈皮可健脾,恢复其运化水液的功能,加上陈皮燥湿,擅长化中焦脾胃湿气,这就是陈皮祛除体内湿气的原理。
另外,薏米或红豆也可祛湿,却是属于利湿,亦即将体内湿气与废物,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味,而且带有寒性,而陈皮性温,却又不像干姜那么燥热,它就像寒冷冬天升起的小太阳,非常温和,能够烘暖体内各个湿冷角落。
除了祛湿,我们也要预防湿气进入体内,若一边祛湿一边进湿,则效果欠佳:
~多晒太阳
~坚持运动
~饮食健康
~减少待在潮湿环境
·化痰
现代医学所言的“痰”,主要是指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,因此它也被称为“痰液”(phlegm)。
中医所言的“痰”,其内涵更为广泛,意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,所形成的病理产物,其中较浓稠者称之为痰,它可被分为:
~有形之痰:有形可见的痰液,除了一般的咳嗽吐痰,脂肪瘤与甲状腺结节也属其中。
~无形之痰:潜伏于体内,只能看见其外在表现,却看不到其形质者,其表现为具有秽浊、黏滞、稠厚特征之疾病,例如囊肿、高脂血症、淋巴结肿大等。
五脏六腑俱能生痰,然而脾为生痰之源。脾负责运化水湿,若脾运化失常,水谷精微无法及时运化,多余滞留体内,久聚凝结成痰。
换言之,痰的本质就是人体来不及代谢出去的水湿,湿性黏滞如胶水,将体内糟粕凝结成团,形成“痰湿”或“痰浊”。
体内痰湿不会“安分守己”,而是随着气机到处流窜,所到之处必有不适。随着痰湿滞留不同之处,积聚不同部位,则会引发不同症状:
~头部:轻则头晕目眩,糊里糊涂,重则引发中风,神志不清。
~口腔:口甜口黏。
~咽喉:喉咙如有异物。
~肩颈:脂肪瘤,颈部酸痛,肩臂麻木疼痛,甚至可能引发颈动脉粥样硬化。
~腹部:啤酒肚,水桶腰。
~血脉:三高,血液黏稠,容易长斑。
~肌肤:体形肥胖,多汗且黏。
~关节:沉重僵硬,肢体肿胀。
~心脏:冠心病,心脏病。
~肝脏:脂肪肝。
~脾胃:腹痛腹泻,胃痛胃胀。
~肺部:咳嗽痰多,胸闷气喘。
~肾脏:水肿,腰膝酸软。
~子宫:月经不调,白带增多,头痛腰痛,不孕不育。
根据以上所述,痰湿严重者,一般拥有以下特征:
~手足冰凉
~体型发胖
~面色暗黄无光
~容易出现湿疹
~头发易油少光泽
~脸上易出油,皮肤油腻。
~容易出汗,但又不爱喝水。
~大便黏稠不成形,黏马桶。
~容易困倦,懒动嗜睡,精神不振。
~面部浮肿,四肢臃肿,按之凹陷。
~舌头胖大,舌苔滑腻,舌边有齿痕。
另外,许多慢性病与现代文明病,其病因也可能源于痰湿,例如肥胖症、脂肪肝、冠心病、高脂血症、2型糖尿病等,因此中医常言,百病痰作祟,怪病从痰治。
若要调理痰湿,其对治法为健脾祛湿,而中医最典型的化痰祛湿药方,就是二陈汤与温胆汤,两者都含有陈皮,并能改善痰湿体质。
痰性黏稠,可不容易“化”,而陈皮就如钻机,打入痰核内部,从内瓦解敌人,且又兼具理气功效,气能推动水液流动,防止水湿聚集成痰,气顺即痰消,气行则湿化,因此许多化痰中药方剂,都有陈皮成份。
除了陈皮,二陈汤与温胆汤也含有半夏,它与陈皮一样,陈久者良,而且能够助力陈皮,提升化痰功效。
陈皮可以化五脏六腑痰湿,然而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,因此一般而言,陈皮主要是用于化脾胃与肺部痰湿,当然也可配搭其它中药,加强其化痰功效:
~脾胃痰湿:陈皮+白术
~肺部痰湿:陈皮+桔梗
~心口痰湿:陈皮+红花
~经脉痰湿:陈皮+威灵仙
有者经常咳痰,感觉喉咙黏腻,或是喉咙里有痰,却总是无法咳出痰,尤其是早上起床后。由于早上阳气升发,在肺部闷了一晚的痰,也会随着阳气而升发,只要以陈皮泡水饮用,则可舒缓状况,还能减轻打呼噜现象。
另外,陈皮也能配搭白萝卜煲汤,白萝卜能够化痰、消食与降气,适用于脾虚湿盛、食欲不振、咳嗽咳痰患者。
陈皮性温,温能散寒,适用于寒咳白痰,若是热咳黄痰,则可配搭陈皮与竹茹,泡水饮用,或者服用中药方剂——橘皮竹茹汤。
陈皮与竹茹为好拍档,陈皮理气化痰,而竹茹清热化痰,还能清理肠胃,两者配搭使用,适合腹胀、打嗝、痰多与口臭者。
由于陈皮化痰止咳,中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,政府将陈皮列入新冠诊疗方案,其中最著名的清肺排毒汤,当中就含有陈皮成份。
肥胖者体内脂肪,即是由水湿污浊凝聚而成,并具有“痰”的污浊、黏滞与稠厚之特性,导致身体肥胖,皮肤油腻,舌苔厚腻,因此中医常言,胖人多痰湿。
因此,肥胖者可以陈皮配搭荷叶,泡茶饮用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荷叶服之,令人瘦劣,意即荷叶有助减肥降血脂,两者配搭既能降浊,又能上升清气,一升一降之间,则能转动脾胃,运化痰湿。
·健胃消食
陈皮味苦,苦则泄下,有助下降胃气与肺气,能够和胃调理胃病,舒缓反胃与呕吐。胃寒呕吐者,可配搭陈皮与生姜,胃热呕吐者,则可配伍陈皮与竹茹。
此外,陈皮解腻消食,行气除胀,若用餐后胃胀腹胀,也可使用陈皮泡水饮用,舒缓脘腹胀满或消化不良。
陈皮特殊的芳香,能够改善食欲,促进人体分泌消化液。若有食欲欠佳者,可配搭陈皮、山楂与白米,熬制米粥食用。
补药大都滋腻,容易呆滞,进而化火,因此许多方剂都加入陈皮,化解补药腻滞之气,如此才能补而不滞,并且不会增添脾胃负担。
·解郁
所谓的忧郁,可能就是“肝郁气滞”,也就是气被堵住,气机无法顺畅流通,因此许多人生气后,胸口闷痛,这时可用陈皮泡水饮用,行气解郁。
陈皮,行滞气而泻郁满,善开胸膈。陈皮能疏通心胸郁闷之气,解开郁结闷气,若你生气或心情不好,食欲欠佳,只要以陈皮泡水饮用,就会感觉舒坦,心情好转。
此外,陈皮也可配搭花茶饮用,例如玫瑰、桂花、茉莉花等。陈皮行气,花茶疏肝,两者配搭使用,能够疏肝理气,适合焦虑、紧张、快节奏时代的现代人。
·安神
陈皮的陈旧香气,能使人气沉气静,神安气定,民间使用陈皮制作枕头,清香怡人,有助缓解失眠与神经衰弱。
有的女性体内有热,阳气躁动,因而经常焦虑,心神不宁,难以入眠,只要以陈皮、红豆及莲子,制作一碗香甜的陈皮红豆沙,就能安抚情绪。
胃不和,卧不安。失眠的其中一个原因,就是脾胃不和,尤以痰湿阻滞脾胃气机,导致难以入眠,白天精神状态不佳,只要善用陈皮,开通脾胃气机,自能快速入眠,安眠到天亮。
·防晕车
上车前,可将陈皮含在口里,在唾液下逐渐软化,嚼碎后吞下,有助防止或缓解晕车。
·禁忌
陈皮温燥,伤津助热,若服用不当或过量,容易导致上火,因此以下症状者不宜服用:
~气虚
~阴虚火旺
~口干舌燥
~咳嗽吐血
~身体燥热/内有实热
~阴虚燥咳/干咳无痰
陈皮虽有诸多功效,却会破气、散气与耗气,若服用者体质壮实,没有长期虚损,可使用陈皮泡水饮用。
若是气短、气虚、年老体弱或脉象沉弱无力者,在服用陈皮之余,或许还要配搭人参或黄芪补气,补泻兼具,否则或会加重病情,引起反效果。
药食两用
陈皮药食两用,百搭百配,除了用作中药,还能入菜、煮粥、煲汤、泡酒、配茶、调料、制糖水等,无论用作何种用途,只要加入陈皮,味道顿然不同。
陈皮入药治病,入膳调味,入茶调韵。陈皮泡茶,就是最简单的服用方式,陈皮茶香气浓郁,只是略带苦味,四五泡口感滑润,七八泡品出甘甜,十泡后还有回甘。
若不喜欢单独冲泡口感,也可加入一些蜜糖或冰糖,或者配搭其它花茶,例如干花、薄荷叶等,不但香味更加丰富,口感也增添一丝清凉甘甜。
若以陈皮泡酒,可先洗淨陈皮,放入白酒浸泡20天,即成陈皮酒,其味醇厚爽口,且有清肺化痰之功效。
在粤菜中,陈皮占有重要地位,广东人日常煮菜,将陈皮当作重要调味品,无论入菜、煲汤或做甜品,都用陈皮提升菜肴风味。
若以陈皮入菜,其苦味与其它味道互相调和,形成独具一格风味,而且还能祛除鱼肉膻腥味,解腻助消化。若制作绿豆沙、红豆沙等甜品,加入一些陈皮,芳香怡人。
若煮白粥嫌太单调,可在粥快熟时,加入几块陈皮,令其味道香醇美味。擅长厨艺者,还可在白粥加入其他材料,例如陈皮茯苓粥、陈皮花生粥、陈皮海带粥等,既美味又健康。
若不擅长厨艺,只需以一杯白米,搭配6g陈皮煲饭,当掀开锅盖时,饭香夹带清新陈皮香,令人胃口大开,尤以特别适合小孩。小孩消化功能尚未健全,因而容易胀气与消化不良,而陈皮理气助消化,有助减少小孩肠胃不适。
陈皮小档案
学名:Citrus reticulata Blanco
英文名:Satsuma orenge,mandarin,mandarin orange,orange,pummelo orange,chinese honey,looseskinned orenge,ponkan orange,clementine,tangerine peel.
别名:橘皮、贵老、红皮、黄橘皮、广橘皮、新会皮、柑皮、广陈皮。
科属:芸香科,柑橘属。
药理作用:有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、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,增强免疫功能,抗炎。
性味:味辛、苦;性温。
归经:肺经,脾经,胃经。
功效: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主治:咳嗽痰多,食少吐泻,胸脘胀满。
*气虚体燥、阴虚燥咳、吐血及内有实热者慎服。
陈皮配搭
·陈皮+黄芪:理气健脾,固表止汗。
·陈皮+山楂:健脾养胃,消食化积。
·陈皮+茯苓:健脾养胃,利水渗湿。
·陈皮+生姜:化痰散寒,行气宽中。
·陈皮+大枣:理气健脾,养血安神。
·陈皮+普洱:健齿护齿,解酒抗老。
·陈皮+蜜糖:养颜美容,消炎解毒。
·陈皮+柠檬:美白养颜,舒缓烦燥。
·陈皮+葛根:清理肠道,排出毒素。
·陈皮+红豆:瘦身减肥,健脾开胃。
民间偏方
·口臭:陈皮30g,水煎代茶饮。
·鱼蟹之毒:使用适量陈皮,煎汤饮服。
·乳腺炎:生陈皮30g,甘草6g,煎汤饮服。
·慢性支气管炎:陈皮5g~15克,泡水当茶饮,常用。
·醉酒:鲜陈皮30g,加盐少许煎汤饮服,醒酒效果颇佳。
·风寒感冒:准备鲜陈皮与生薑片,加入适量红糖煎水喝,可改善风寒感冒,呕吐咳嗽。
陈皮家常妙用
·解煤气:煤火中放数片风乾陈皮,可解煤气。
·肥料:陈皮可被用家庭盆花肥料,其效力长久且无异味。
·祛除鱼腥味:家中蒸鱼时,可加入一些陈皮,祛除鱼腥味。
·祛除冰箱异味:将陈皮放入冰箱,其清香味能够排除异味。
·祛除口臭:咀嚼陈皮后,吐掉残渣,重复数次,可祛除口腔异味。
·护发:陈皮泡热水洗头,如同使用自然护发剂,令头发光滑柔软。
·祛除污迹:使用陈皮蘸盐,抹擦陶瓷器皿油污,其祛污效果特好。
·提神:在室内灶炉旁,放置数块陈皮,则能满室生香,令人神清气爽。
·提神开胃:洗净陈皮后,切成丝晒干,并与茶叶一起存放,饮用时以开水冲服,其味清香可口。
·祛除厨房垃圾臭味:若厨房有剩鱼、生鲜等容易发出臭味垃圾,可将陈皮放入垃圾袋,减少异味。
·祛除宠物身上跳蚤蝨子:喜欢养宠物者,可将橘皮泡水,涂抹在宠物身上,能够祛除跳蚤与蝨子。
·清洁牙齿:漱口后以陈皮擦拭牙齿,摩擦5分钟。使用一段时间后,牙齿越来越白,而且口齿留香。
·清新空气,驱蚊:在室内、厕所或橱柜点燃陈皮,可代替熏香,既能清除室内异味,又能驱除蚊蝇。
·清洗衣物:沾有煤油的衣服,可用陈皮擦抹油污之处,再用清水漂洗,能够祛除衣物上的煤油渍与煤油味。
·祛除油腻,灭菌防腐:用陈皮浸泡或煎煮滤出的陈皮水,可用作洗涤油腻器皿,或者喷洒牆角、阴沟等处。
·制作香料:洗净陈皮,浸泡糖水1周后,与糖水入锅熬煮,冷却后即可长时间保存,用以制作糕饼点心香料。
·美白衣物:白衣放久后,难免会发黄,可将衣物置入煮过陈皮水,静置10分钟后再搓洗,发黄衣物便会重现白色光彩。
·润肤:陈皮放入脸盆或浴盆,浸泡热水,可发出阵阵清香,洗脸浴身则能滋润皮肤,防治皮肤粗糙,出浴后心情舒畅,精神倍增。
·制作馅料:祛除新鲜陈皮蒂头及坏烂部位,洗淨沥干后,用刀切成小丁块,然后浸醃蜜糖或白糖20天,即可成为汤圆或甜食馅料,味道清爽香甜。
·祛除微波炉异味:微波炉使用久后,难免留下各种食物味道,将陈皮放入微波炉,小火加热1至2分钟,就能祛除异味,并且留下芳香,但无加热过度,否则或会烧焦陈皮。
·擦拭不锈钢锅具:使用陈皮白丝处,擦拭不锈钢锅具,就能焕然一新。若是污垢较重的灶台或水槽,可将陈皮加入水中烧煮,再加一勺小苏打,清洁效力极佳。
注:本文草药处方仅供参考,不能用作诊断医疗依据,服用任何草药前,请咨询专业医师意见!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