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黄:活血化瘀 一通百通

https://malaysiaherbaltea.blogspot.com


人参与黄芪被形容为“药中良相”,而大黄与附子则是“药中良将”,良相能够安抚百姓,良将则可平定动乱。

大黄药性峻猛,并有冲墙倒壁之力,故被称为将军,而四川生产的大黄,颜色鲜黄带有锦纹,故川中锦纹大黄堪称道地。

《药性赋》形容:大黄通秘结,导瘀血,必资大黄。

许多疑难杂病、大病重症,只要脉象洪大或弦实有力,肠腑堵塞积滞,百脉壅闭,就可使用大黄清除肠胃,推陈出新。

大黄不但通六腑秘结,还能活血化瘀,导五脏瘀滞,下归六腑,脏毒还腑,阴病出阳,有助于身体安康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形容大黄:味苦寒,主下瘀血,血痹寒热,破瘢瘦积聚,留饮宿食,荡涤肠胃,推陈致新,通利水谷,调中化食,安和五脏,生山谷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大黄第一大功效,不是通肠腑,而是下瘀血。血脉闭塞,瘀血阻滞,有待通开。

大黄通肠道管道,通血脉管道。周身管道都是相通,因此大黄一通百通。

https://malaysiaherbaltea.blogspot.com/

很少人关注大黄活血化瘀之功效,若将大黄加入活血化瘀药方,活血化瘀功效将会倍增。

瘀血属于浊阴。古人说,轻清者上浮而为天,重浊者下凝而为地。身体瘀血乃重浊浊阴之物,就应向下败走,排泄到体外去,而非悬浮在身体。

若病患月经来时有血块痛经,在少腹逐瘀汤加一点大黄,阻塞子宫的瘀血就下得快,趁着月经来时服药,因势利导,瘀去新生,瘀血不去,新血不生。

瘀血一旦向下排走后,月经再来时不痛经,血块也少了,而且气色不再苍白,开始出现血色,可见运用大黄下瘀血,通过推陈可出新!

有些病人脸上长斑,一问是血痹宫寒,月经有血块,中医认为上病下取,也是趁着来月经之际,用少腹逐瘀汤加大黄、红藤,接着月经下排之势,把周身瘀血阻滞排出体外,随后不但脸色红润,暗斑也变淡。

这是治疗妇人暗斑的秘诀心法,浊阴应该向下走,脸部就像灰垢玻璃窗,被擦洗干净一样。即使洗脸敷面膜,也无法改善斑垢,而几剂下瘀血的药,就刷掉斑垢。

有其外必有其内,有诸内必形于外。脸色不好,反映内脏瘀滞,而脸上的斑垢,就是脏腑瘀滞。

因此,大黄就像人体清道夫,无论是肠道、经络或血脉管道,只要血脉不畅通,大黄就能发挥功效。

若血脉欠畅通,大黄也有活血功效,再配合一些活血药物,例如少腹逐瘀汤,就能血行浊降,瘀去新生。

有的女性患有子宫肌瘤,或月经有血块,无法排出体外,日积月累,由小到大,以致最后大于鸡蛋。

有个病患,子宫长出指甲片般的小肌瘤,就开焦虑不安,脸上还有暗斑,因为其姐妹也是患有子宫肌瘤,被迫切掉子宫。

由于害怕手术,她求助于中医,服用少腹逐瘀汤,加入红藤与大黄,加强人体瘀血下排力量。

服用两个月经周期,每次服用三剂,顺着月经化开淤血,不但肌瘤消失,脸上暗斑也都消散。

大黄小档案
学名:Rheum palmatum / Radix et Rhizoma Rhei
英文名:Da huang,chinese rhubarb,ornamental rhubarb,rhubarb root.
别名:黄良,火参,肤如,将军,川军。
科属:蓼科,大黃属。
药理作用:导泻、利胆、止血、抗菌、抗炎、抗真菌、抗病毒、降血脂、抗肿瘤、抗肝纤维化、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。
性味:味苦;性寒。
功效:泻热通肠,凉血解毒,逐瘀通经。
适用于:
·目赤
·咽肿
·实热便秘
·积滞腹痛
·泻痢不爽
·湿热黄疽
·血热吐衄
·肠痈腹痛
·痈肿疔疮
·瘀血经闭
·跌扑损伤
*大黄为泻药,不宜过量久服。
**脾胃虚寒与血虚气弱者慎服。

注:本文草药处方仅供参考,不能用作诊断医疗依据,服用任何草药前,请咨询专业医师意见!

https://malaysiaherbaltea.blogspot.com

大黄将军茶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